工協反對派:潘欣榮,姚欣進

這幾日,已是這次立委選舉的最後時刻。某些第三勢力政黨頻頻催票、高喊選票集中的口號。社運圈也有不少聲音,訴求說我們應挺那一個社運政黨、支持那一個特定候選人等等。

從台灣左翼的立場來看,我們應如何看待這次選舉?應如何決定我們的投票取向呢?


一、社運政治化與選舉

從一開始,我們就是以社運政治化的發展方向來評估這次選舉的意義(參見《台灣社運政治化的道路》。http://www.coolloud.org.tw/node/11694)。也就是說,我們是從社會進步力量應如何掌握政權,以直接的政治權力來完成我們的社會理想的角度,來掌握這次體制內參選的意義。

我們認為,這社運政治化真正的發展道路,在於群眾社會抗爭力量的自主發展,在於社會權利與政治權力的結合,在於直接民主,在於最後能直接掌握政權。

根據這長遠的政治運動目標,雖然我們了解資本主義社會體制的選舉有其重要運動功能,必須善於運用,但我們更清楚地體認,議會選舉是維繫資本主義統治體制之衝突制度化的利器,是收編社會抗爭力量的運作機制。要真正達成台灣進步力量的政治運動目標,體制內選舉並非是未來進步政治運動發展的主要方向,也非主要手段。

二、這次選舉的政治意義

以此來看,我們不會無原則地高估這次兩票制選舉對於社運團體參政的政治意義,我們也不會昧於現實地錯估社運政黨此次參選的選票得失。

前者的看法,區分了我們與機會主義者的差異。而後者的估量,標示了我們願意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體制內參選的政治效果。

在客觀現實上,當前資本主義統治集團的力量仍非常堅實、穩定,還遠不是到了統治危機的地步。在藍綠兩大黨以及周邊附隨小黨的統治集團內部雖有權力分贓的衝突,但這統治權力轉移過程仍牢牢地被操控在這統治階層內部中,豈有客觀的權力空隙來讓社會進步力量藉著選舉而趁虛而入?

這就是說,社運力量是否能掌握這可趁之機,關鍵在於我們是否已有相當程度的運動實力、群眾基礎,否則,就是有再大的統治危機出現,也無法轉化它來成為社會群眾掌握自己政治權力的良機。

因此,如果社運力量尚未有較成熟發展、較扎實的群眾基礎,而期待利用這次統治集團(藍綠兩黨)的內部權力分配衝突的機會,藉著選舉造勢而登上權力舞台,這不得不說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了。而下焉者,則更會搖身一變,將自己裝扮成藍綠之外的唯一選擇,買空賣空地想趁機撈上選票,而躍登政治龍門,那更是典型的機會主義路線。

因此,總的來看,這次選舉,對於社會進步力量的發展來說,實質意義不大。
我們毋需為了未能「趁此良機」參選而抱撼(近日我們曾親身聽到一些工運朋友們表達遺憾,說可惜這次工運團體沒有整合出來競選)。真正應該檢討的是,社會進步力量平日扎根的努力還不夠,群眾工作還有待繼續深耕。一句話,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只要我們努力經營扎實的群眾工作,來日才能真正掌握許多統治的危機為運動發展的轉機。

三、綠黨的政見與紅綠聯盟

退一步來說,若我們抱著志在參選、宣揚進步政見,而不在當選或爭取政黨票,則重點就應提出切中時弊、撼動人心、具體解決民生艱困或兩岸僵局的進步訴求。這恐怕是社運進步力量這次參選的唯一正面的實踐意義。而這也是我們評估應投票給哪一個第三勢力政黨的準據。

以此來看,這次台面上第三勢力各政黨政見訴求,也與當前現實矛盾有很大的落差。

號稱自己是中間偏左、關心民生的台聯黨,以及短線炒作、媒體造勢的第三社會黨,我們已提出過批判(見《左右矛盾的政治路線---簡評台聯黨的中間偏左》與 《我們為何反對工協准許楊偉中代表第三社會黨參選(下)》http://blog.pixnet.net/vonunten/post/12611862),此處不再多論。

在這次選舉過程中,許多朋友期待綠黨作為一股清新力量,能有異於民進黨,成為新的「改革之聲」。在這最後決定投票的時刻裡,許多社運朋友呼籲應投票支持綠黨。

但是,綠黨是否能成為政壇上進步力量,端視於她是否提出了進步政見?以及她是否有足夠的公信力能實踐她的政見許諾?

綠黨多年來默默推動環保運動,對於進步運動的誠意與努力,大家有目共睹,所以綠黨的公信力不是問題。關鍵在於,綠黨的政見內容、取向是什麼?

在政治上,綠黨提出了如下的訴求︰「社運人士輪流進去「一窺廟堂之奧」,對於往後的社會改革有極大幫助,同時讓政治光環擴大一倍,四年之後等於創造四個政治明星,可以加速擴大民間的影響力。」(摘自《綠黨的公民參政計畫》)。

這不僅是典型的菁英政治取向,而且是依賴體制內的菁英政治來推動議會外的群眾抗爭力量的發展。這不僅是與進步社會力量應走向直接民主的道路背道而馳,而且是重蹈崇拜個人、議會路線之傳統政治模式的覆轍。這對於進步社會力量的發展是有嚴重阻礙的。在民進黨欺騙臺灣運動圈二十年後,我們不能再期待透過政治明星的光環,來影響、改變運動。

在經濟上,綠黨主要參選人:潘翰聲,對於資本主義經濟體制還充滿著期待,於近日提出資本主義的金融資本投資也可以在道德標準下進行(2007.12.30。《想都想不到 綠黨:挪威基金以道德把關》。中央社)。我們固然尊重潘翰聲的道德情懷,但不能不指出,在資本主義全球掠奪、全球剝削勞工以壟斷全球利潤的今日,還以人道主義來看待資本主義,對於真正解決勞動大眾的階級利益是毫無幫助,而且客觀上也是非常錯誤的誤導。

為了利潤,資本主義無限擴大生產,必定與有限的自然資源產生矛盾;因此,資本主義如果真能以道德把關、以人道取代利潤,那就不會有今日的資本主義了。綠黨以這錯誤的認知來作為政治基本取向,對於社會進步力量的發展也是有害無益的。

事實上反對資本主義體制,恰能聯繫到綠黨多年來努力的環保目標,而且要真正做到環保,長遠來說,就不能不以反資本主義體制為前提。

以雲林六輕或即將興建的大煉鋼廠與國光石化為例,資本站在利潤的邏輯,壓低勞動、環保成本,威脅政府要減稅、特區,否則將外移。然而,其帶來二氧化碳 的排放、廢水、有毒廢氣,讓蚵農的生活被斬斷,青壯年人口嚴重外移;沒有工作就沒有青年,使當地的環保運動,缺少在地青年骨幹的參與。

此外,臺灣的多數受雇者也無法自身事外,污染的蚵、魚跑進多數受薪者的肚子,氣候暖化帶來的颱風、乾旱造成不便與物價飆漲,每人都感受得到。但如果為了飽肚皮必須忍受糟糕的勞動條件、為了混口飯吃而不敢吭聲時,自然就無暇顧及外在自然環境的變化。

所以,受雇者和居民想要有尊嚴的活著,就必須打破上述犧牲勞動條件、破壞勞動者生活環境的資本主義「利潤邏輯」。在利潤下,生產不是為了人民的需要、工作的需求,只是為了資本的永續發展。因此,真正對立的是「人民的『經濟』與資本的『經濟』」;「人民的經濟」就是透過稅改,將「利潤」透過全面重新分配,才能提高受雇者的薪資、縮短受雇者的工時、將環保與工安作為核准工廠營運的基本。(見《怎麼讓工人關心環保?---探討紅綠聯合的總目標》http://blog.pixnet.net/vonunten/post/11517108)

單靠環保運動單方的道德性呼籲,是無法落實環保訴求的。它需要勇於「向資本主義說不」的紅綠結盟,透過受雇者從職場展開的工作權鬥爭,在反抗利潤邏輯的同時完成環境的改善。這才是走向「屬於人民的經濟與環保」的關鍵一步。

總結的說,綠黨的政經改良訴求與環保目標,固然比兩大黨進步,但相對於台灣資本主義體制的不公義、社會階級矛盾的日益激化的現實來說,綠黨的微幅改良訴求沒有切中時弊,解決迫切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綠黨的基本政治取向與運動觀對於社會進步力量發展來說,是有嚴重誤導的。

四、社會進步力量的運動轉機


既然政見是檢驗各政黨政治取向基本準據,那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必須遺憾地指出,以公開提出的政見來說,這次參選的第三勢力各政黨並未提出足以符合勞動大眾基本利益與迫切需求,並催動進步力量往前發展的訴求。

如果第三勢力政黨無法提出更進步的政見訴求,又怎能真正表現出藍綠之外的聲音與面貌呢?又怎能期望勞動大眾願意積極投票,支持這另一種選擇呢?

因此,對於這次立委選舉的政黨票,我們僅能呼籲絕不投給藍綠兩大黨,以表示對統治集團的堅決抗拒,但卻沒有客觀理由來投給綠黨、第三社會黨與台聯黨。

我們這投票選擇顯然是消極性的,但這是理性判斷下的結論。長遠來說,今日的消極乃是為了未來更積極的選擇而做準備。

我們已一再申論,能否掌握時機、能否帶動社會進步力量轉化為政治力量,關鍵在於社運團體是否已扎根群眾的政治工作、實質提升勞動大眾的政治認識,沒有做好這些基本工作,來日我們還是會如今日一樣,不是臨淵羨魚,哀嘆自己力量不足無法掌握良機,就是倉促上陣,拼湊組合,誤以為這就是政治運動了,而下場將一如今日一樣,到頭來恐怕又是失望一場。

沒有政治上的扎根工作,就不必幻想未來政治上的歡呼收割。而政治扎根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提出充分討論的政治訴求,這政綱、政見不僅必須能針對時弊,針對勞動大眾當下的迫切所需,提出具體解決方案,更應提出未來的政治遠景與社會理想,號召有志者能積極團結在這大方向下,共同努力。

提出政見,當然不是流於形式上的書面聲明,而是將環繞在這些政治訴求的相關大大小小的社會價值觀、意識形態、公共政策,乃至於根本性質的體制批判等等,以各樣宣傳、討論方式來向群眾耐心地溝通與教育(同時也是被教育)。

這次參選的社運團體之所以未能提出撼動人心、切中時弊與光明遠景的訴求,從而能激發勞動大眾的政治熱情,關鍵原因之一,就是社運團體上述的政治工作做的不夠。

但今日社運進步力量在政治轉型上的一時困窘,又何嘗不是我們痛定思痛,重新檢討再出發的轉機呢?

我們要真正踏出政治運動的第一步,就是積極提出並充分討論我們的進步政見。在這方向下,我們謹以拋磚引玉方式重提過去曾提出的基本但還不完整的民生議題政見訴求如下,期待今後社運朋友們能深入討論、批評,以為來日深刻的政治運動奠下扎實的運動基礎。

五、工協反對派針對民生艱困的訴求︰

(一)物價上漲對策
1. 針對社會大眾實際生活現實,另外擬定消費者核心物價指數標準,以中低收入者之基本生活消費項目為準,簡化項目、及時公告。

2. 消極面來說,政府必須負起平穩物價責任,隨時監控人為炒作,及時控制物價波動。

3. 政府應將國內民眾生活需求利益置於首位,必要時考慮提升新台幣兌換美元匯率,以降低進口大宗食品、原物料的成本。

4. 積極面來說,政府應重整過去物資局、中央信託局等政府單位,積極介入國際市場大批購入或以議價方式購入基本原物料,並長期儲存,並以保證價格來提供台灣內需要求

(二)工資下降對策
1. 對抗物價長期上漲的務實對策,就是全面提高工資。而政府能做的就是提高基本工資,包括正常雇用薪資與時薪,達到起碼的水平。

2. 依據勞動成本下降幅度、依據經濟成長的大餅與勞工薪資增長比例、依據十年來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等三方面因素,我們提出基本工資調高的具體數字,為23,206元

3. 由於台灣兼職勞工、領取時薪者不斷增加,所以時薪的基本工資應比照上述正職勞工的基本工資水平,並以每月法定工時並扣除國定假日與年假日的工時來估算,即應以每月月薪除以168小時。因此,時薪的基本工資應是138元(20206÷168=138)

4. 此外,政府今後每年應依照重新擬定的消費者核心物價指數的上漲率而同比例的調漲基本工資,以使基本工資不會因為實際生活物價的升高而實質縮水。

(三)劫貧濟富稅制的對策
針對政府龐大債務、公共投資與服務的全面缺乏與稅收比例的嚴重偏低(僅佔GDP的13%),我們要求以下稅制改革要點︰

1. 立法要求於三年內將稅收佔GDP比例恢復為百分之二十以上,五年內達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2. 重新恢復減免八年的銀行營業稅,稅率為五%。

3. 開徵證券交易所得稅。

4. 開徵土地交易所得稅。

5. 恢復目前修正後的土地增值稅率,由二○%、三○%、四○%,恢復到過去原有的四○%、五○%、六○%。

6. 降低或維持一般營業稅率(不包括銀行營業稅),但絕不增高,以照顧一般民眾消費利益。

7. 維持遺產和贈與稅率不變。

8. 個人綜合所得最高稅率由修正過的四十%恢復為五十五%。

9. 廢除屬地主義稅收政策,改為全球屬人主義的稅收政策,徵收國民個人在全球之所得稅。

10. 仿效法國、瑞士、盧森堡、挪威、瑞典、芬蘭和希臘等國,開徵富人稅(在一定高額收入水平上,以至少百分之六十以上個人所得稅率徵收所得)。


(四)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對策
1. 政府必須積極承擔社會基本需求的責任,以公共參與、自主管理、的公共化精神,將這些社會基本需求事業轉化為公有事業,即全力實施社會基本需求之公有化、公共化。

2. 這些基本需求包括了下列五大基本需求︰
(1)生態公共化(2)醫療公共化(3)教育公共化(4)媒體公共化(5)大眾運輸公共化 (6)銀行業公有化、公共化。

3. 政府應即刻開始擬定社會基本需求公有化、公共化的全盤政策,並限期徹底落實。

總結上述,我們當前的民生訴求口號︰

控管民生物價!

提升基本工資!

照顧基本需求!

重建公正稅制!

打破M型社會!

我們的政治總目標︰

建立工人政權、建立民主的社會主義社會


蹲下,是為了要在未來跳得更高、走更遠的路。讓我們期許,三年後的今日,台灣社會進步力量能有更充分的運動條件來實踐我們的政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onunten 的頭像
    vonunten

    大戰惡魔黨

    vonunt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